發布日期:2018-09-07 08:54:14
“3D打印”這一名詞仿佛突然出現在我們的眼前,一夜之間就被世人所皆知了。其實3D打印技術并非憑空出現的,它是誕生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由美國科學家最早發明的一種加工制作的方法,并且關于3D打印研發工作和應用也都一直在進行著。2012年4月,《經濟學人》的一篇文章讓3D打印迅速躥紅,甚至被冠以“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稱號。最近國內3D打印很熱則是出于兩個因素:一個是金屬材料直接成型的突破,第二個是中國制造業成為世界第一后,引起國際廣泛關注。
3D打印技術誕生二十多年來,已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汽車、模具、生物醫療、電子、建筑等專業化領域,也應用到了個人消費、辦公、教育等大眾化領域。先進的3D激光打印機,不僅可以燒結或者融合塑料、蠟和砂子,還可以直接燒結金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航空航天國家實驗室擁有目前國內最大的3D激光打印機,該打印機有12米長,是為中國的商用飛機項目制造大型復雜部件的,包括鈦機身骨架及高強鋼起落架。
國外有關專家曾說:"3D打印具有改革我們制造幾乎每一件事物的潛能"。正如所言,3D打印具有在制造業掀起顛覆性革命的潛能,但就目前來看,3D打印熱還并沒有“紅”到可以顛覆性革命的地步。網絡上一直流傳著“3D打印可以帶動第三次工業革命”這一言論,但至今為止還沒有人給第三次工業革命下一個嚴謹的定義,若是連第三次工業革命究竟是怎樣都不了解,又怎能定論他是否可以帶動革命呢?
我們都知道以蒸汽機發明為代表的是第一次工業革命,以電氣使用和內燃機發明為代表是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在這兩次工業革命之后,我們在產能上已經得到了極大程度的進步,雖然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但是在產能上的進步也只能算作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衍生品。如果真要嚴格意義上來探討第三次工業革命,筆者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應該是把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產物完美地連接在一起,同時將產品的制造單位從工廠中解放出來,讓每個人都可以是一家工廠。與前兩次工業革命相比,在3D打印技術得到廣泛運用的情況下,現代制造業也許不再運用工廠這種將人力、資金、設備等生產要素大規模集中化的生產方式,而轉變為一種以3D打印機為基礎的,更加靈活、所需要投入更少的生產方式。這種趨勢被稱之為“社會化制造”,當這種方式得到廣泛的運用,那么每個人都可以是一家工廠。
現在的3D打印機發展趨勢和曾經電腦的發展趨勢幾乎是一個軌跡,最初都是又大又笨,速度奇慢。但現在的電腦的發展已經完全顛覆了這種趨勢,變得越來越輕盈,越來越快捷。當前影響3D打印機的一個主要問題是打印速度太慢。但只要制造業能繼續發展下去,也許會出現更優的材料成型方式,也有可能是在現有3D打印方式上有革命性的創新。
那么,3D打印機會在制造業掀起顛覆性的革命嗎?
在筆者看來,3D打印的新趨勢在于個人化,他的力量不在于顛覆一個行業,而是顛覆人們創造東西的能力。它并不能替代現在傳統制造業的工業工藝。因為它有它的缺點:比如材料強度差,產出效率底,生產精度低等等,但是它能夠很好的制作設計原型,增加了人們的設計方法。傳統的流程是由企業負責籌資,設計,生產,銷售,推廣的流程。也許新的流程是由個體設計,眾人籌資,第三方廠家生產,通過網絡營銷和推廣。這樣將真正的創造力從企業的手中,轉移到任何有才能的個體。這也算的上是一次人類歷史上又一次顛覆性革命。
3D打印推動個體創造性的難點在于如何讓人們將自己的想法轉化成電腦上的虛擬模型?如何在一個2D的空間里設計3D的模型?電腦2D顯示屏的本質決定了很難直觀的制作3D模型,也許以后有更好的方式建模型,也許是利用虛擬現實,也許是用3D掃描儀。
3D打印技術是革命性的,但不一定是顛覆性的。它可以成為制造業的靈魂而非全部。 3D打印縮短了從設計到手板,再到大規模制造的生命周期,尤其是針對復雜產品。但是它還具備極大的改進和拓展空間,現在的3D打印技術還在飛速發展之中,他更適合打印小型的模型,對特別大的設備、建筑物等,可能在時間上、成本上并沒有具備全面的競爭優勢。
但并不排除3D技術會不斷的優化和改進。若是對各個行業的需求,推出更加專業和更符合細分市場需求的產品,就一定能夠在該領域形成競爭力。同時它將極大的改變產業形態,將制造業逐步從勞動力密集型轉變成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產業。設計到制造周期的縮短,獲取用戶對產品的需求會更便捷(也更省錢),產品持續改進的能力會大大增強。
這樣,新產品的開發將會有更頻繁的迭代。制造業對勞動力的數量需求會降低,而對設計人才、產品經理的需求會增加。制造業的固定資產的投資需求會不斷增加。制造業因此也會逐步從勞動力密集型轉變成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產業。
所以,3D 打印是否會帶來顛覆性革命?問題的關鍵不在于其力量能否推翻傳統的制造行業而在于是否可以增強個體的創造力。3D打印本身也就是機械制造的一種(機械制造三大類中的增材制造),3D打印技術的成熟也標志著機械制造的成熟。人類是工具的創造者,未來的趨勢應該是將個體創造力從工廠中釋放出來,將創新的能力交還給每個人。